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教学管理>>教研动态>>正文

爱国单元教学策略探讨——《圆明园的毁灭》研讨活动


11月15日,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开展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研讨活动。乔老师的这堂课在教学环节上设计得非常巧妙、新颖,多媒体运用得也非常恰当。她并不是按以往先讲“辉煌”再说“毁灭"的教学高序来走,而是在课前让学生充分阅读课外书籍,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所经历的时间及圆明园大大小景点的数量,使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真正价值。然后再以播放《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直接导入新课,使学生直面毁灭,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 冲击,精神上的震撼,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悲痛、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接着在理解“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环节中,教师设计了“阶梯式”的提问:“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小时? 多少分钟?多 少秒?”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之长,再让学生想象:烧掉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烧掉一个建筑只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在347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三天三夜会烧掉多少东西?这个部分,老师用自己充满感情的语言以及配合播放的无声录像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深深的撞击。当时的课堂可以说是鸦雀无声,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学习完“毁灭”,然后学习“辉煌”部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通过指导学生一次次地朗读,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得以升华。
 在课堂总结的时候,面对出示才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的画面,教师叙述了雨果的诗歌片段,然后问学学生回答:“没有了。”这时老师慢慢擦去了这部分的板书,接着随着老师的追问和学生的回答,一把板书擦去, 只留下一片空白。这样流动的板书,形成了种强烈的反差,更激起学生心中的愤恨,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此时,再去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可谓是“水到渠自成”把“语文”“人文”“训练”糅合得浑然一体。
   当然,这堂课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我感觉教师准备得十分充分,语言也富有激情上得比较投入但是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没能让学生更多的与文本接触,学生读得不够多,再加上本课的时代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难以入情入境。以往,我也遇到过的问题,看来,怎样利用课堂中的40分钟,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们今后努力的共同目标。

6GD2WJV]0Q$[U@]90)_XA0R$N5SHRMEBL~BU`E5ACO}N6U

EE3D64C08C0792CCCDA0865A13F8BBCD%A64EZNHM~7FKVHB7G6W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