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教学管理>>教研动态>>正文

以体验促发展,构建数学生态结构化课堂——江宁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翠屏山小学成功举办

以体验促发展,构建数学生态结构化课堂

20201214日,由江宁区教学研究室主办翠屏山小学承办的“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体验式课堂’数学专题研讨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教研活动由课堂观摩、专题讲座学习点评三个部分组成。

一、课堂观摩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刘直祥、高成香、李志威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四、五、六年级的观摩课,精彩纷呈,给听课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刘直祥老师执教的《认识射线、直线和角》刘老师从设计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入手,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对比和辨析中发现,连接家和学校两点,设计的路线距离最短,从而引出两点间的距离,这也是我们学过的线段,回忆线段的特征。接着,用激光笔投射后产生的效果,让学生理解,当把线段的一个端点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射线,并让学生想象画出直线,通过对比特征,加深对三者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刘老师重视学生的体验,设计了四次画图过程,并且在练习中也穿插了操作和体验活动,真正践行了翠小的校风“体验每一刻幸福每一个”。

IMG_20201214_205853

IMG_20201214_205845

高成香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从算“24点”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到字母可以表示特定的数,紧接着通过探索用小棒摆三角形,以及喝饮料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整节课高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体验活动,从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讨论、在小组里交流,汇报小组结论,层层递进,关注学生体悟学习的过程,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IMG20201214133055IMG20201214133259

李志威老师执教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从一张照片引入,通过回忆平移、旋转两种图形的运动方式,揭开研究的新面纱。整节课李老师围绕两个重点问题:什么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如何判断)?如何表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组织学生提出猜想,动手操作,讨论辨析,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大胆暴露学情,引导学生理解每一种思维方法的意义,进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

IMG20201214143225IMG20201214143857_1

二、专题讲座

观摩课后,南京市陆郎小学汪夕峰老师和翠屏山小学李志威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讲座。

汪老师“以图促思,以思促学”,把画图的策略渗透到各个年段数学教学中,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解决实际问题里。汪老师通过丰富的个人教学实践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数学数形结合是多么重要且必要的教学思想。李老师围绕“学会学习—始于好习惯的养成”这一主题,从“课前预习习惯”、“课上倾听习惯”、“审题作业习惯”、“课后复习习惯”、“联想转化习惯”、“反思质疑习惯”、“合作学习习惯”七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展开介绍,让在座老师们受益匪浅。

IMG20201214151351

IMG20201214154502

IMG20201214145115

三、学习点评

最后一个环节,教研室周善伟主任对三节课堂及两讲座分别进行了点评。周主任首先肯定了三位授课教师在教学环节设计和课堂中的闪光点,他认为这三节课都做到了:1.由单一的听中学走向重视体验的多感官参与;2.由直接的给结论变成学生体悟学习的过程,做到了思维留痕、思维进阶,提升了思维品质;3.由封闭的课堂转变成开放、动态、生成性的课堂。除此之外,周主任也提出了自己对这三节课的其他理解与值得深思的细节。

周主任认为汪夕峰老师的讲座“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操作方法,适用于数学教学,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高年段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要将两者有机统一。对于李志威老师的讲座,周主任和在场其他教师一样,期待他和我们分享更多高年段习惯的养成实例。

我们在今冬初雪的日子相聚翠小,室外气温很低,但每个人心里都温暖如春,因为我们怀揣着对数学课堂的美好期待,对江宁数学教育未来无限憧憬

IMG20201214160336

     IMG2020121416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