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教学管理>>正文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方案【含区级活动二次传达】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方案

【含区级活动二次传达】

一、活动主题

复式统计表

二、活动目的

学会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三、活动时间

2020115

四、活动安排

时间

班级

教学内容

上课教师

地点

第三节

五(3

复式统计表

戴玉婷

五(3

第四节

交流研讨

办公室

五、活动分工及要求

1签到、拍照、报道:潘宇、吕燕

2每人发言交流研讨3-5分钟

3活动材料整理汇总:潘宇

翠屏山小学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报道

115日上午第三节课,我校全体五年级数学老师在五(3)班聆听了戴老师执教的《复式统计表》一课。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戴老师着眼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事例,本着数学生活化的新课程理念,抓住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教学。

首先搜集参加各种乐器的男女生人数,制成的四张单式统计表,通过分层次的几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产生需求:有些问题不能从单个的表中直接找到所需的信息。因此,很自然的,学生产生了将几张表格叠加在一起的认知,在课中,学生们慢慢一步步完善着自己的设计,简化自己的统计表,根据需求设计出了表头,成功从单式统计表组合成复式统计表。活动中,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识结构中,成为有效知识,教师的变为,学生的变为,学生们经过讨论并组合成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统计表表头的理解这一步骤。

在整节课,戴老师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思维:从这样设计统计表,你认为怎么样?你有什么建议?还有什么问题?怎样能使表格变短,而又统计全面?让学生按照想出来的办法去统计,这样统计的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他们在这些思维的碰撞中发展了思维。教学中,在学生体会了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后,戴老师还分组合作,让学生统计小组内每位学生参加兴趣班的情况,学生在经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作统计表、分析表格的一系列过程中,真切体会到学有所用。

接着,潘宇老师将区级教研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二次传达,本次活动主题是小学数学借助VR/AR技术促进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实践研究,由段老师执教《观察物体练习》,课堂中教师以活动串联课堂,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第二节课由孟晶老师执教《正方体展开图》,本节课给人印象深刻。孟老师借助AR,还原折叠过程,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记的才牢固。

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记录的过程,并能够根据统计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2、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了解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对熟悉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了解其表头的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的身高调查卡,答题卡及课件。

课前谈话: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测量得到了各自的身高,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

生:我的身高是131厘米……

生:我的身高是128厘米。

师:介绍得很清楚。猜猜这位同学去年的身高是多少?

生:可能是125厘米,去年比今年矮。

师:那再估计一下他明年可能会是多少厘米?

生:我想明年他可能会是130厘米。

师:汤老师猜他明年会是140厘米,可能吗?

生:可能性不大,因为人一年不可能身高长这么多。

师: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身高每年只能增高一点儿,对吗?

生点头。

师:其它同学请根据这一生长规律预测一下自己明年的身高。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咱们的校园不仅美丽,而且还隐藏许多数学小秘密,同学们想知道吗?(想)汤老师在校园里拍摄了一组照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

师:刚才的照片隐藏了什么数学知识?

生:统计表。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今天,咱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板书:统计)

二、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学校组织庆祝活动,为了保证咱们班的形象整洁划一,汤老师决定为同学们每人预订一套新的夏季校服,经学校审批,已批准,同学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为了保证同学们的校服大小合适,服装厂提供了一组适合我们班学生穿着的服装大小尺码。(课件出示)

服装尺码:125、130、135、140、145。

师:尺码为125的服装表示身高是125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尺码为130的服装表示身高是130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以此类推,尺码为135、140、145分别表示身高是135厘米、140厘米、145厘米的同学穿着最合适。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你觉得你应该选择多大的尺码的服装。

生:我选择35的服装。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现在的身高是132厘米,明年我还要长高。

师:你的表述非常正确。

巡视。

师:这位同学的身高是141厘米,同学们建议他选多大的服装。

一部分学生说选140的,一部分学生说选145的。

师:请选.145的同学说理由。

生:我觉得先140的小了,明年我们长高了,就更小了,所以我宁愿选大一点。而且我妈妈平时给我买衣服时都是买大一点的。

师:选140的同学觉得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点头。

师:是的,因为我们现在每年都长高一点儿,所以,平时挑选衣服时也尽是梢微买大一点儿的。

师:有了这个生活经验,同学们再快速来归纳一下,125、130、135、140、145分别适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25适合身高是125厘米、124厘米、123厘米……

师:也就是适合身高是125厘米及125厘米以下的(课件出示)。

师:那130呢?

生2:适合身高130厘米、129厘米、128厘米、127厘米、126厘米的人。

师:说简单占,就是126-130厘米的人。(课件出示)

师:下面135、140、145,谁能够像这样简单地表述它们,分别适合哪些身高段的人?

生1:135适合的身高段是131-135厘米。

师:又简单又准确。

生2:140适合136-140厘米的人。

生:145适合141-145厘米的人。

师:我们班同学的最高身高为142厘米,咱们就干脆说145适合141及141厘米以上的同学穿。(课件出示)

服装尺码 适合身高段(厘米)

125 125及125以下

130 126-130

135 131-135

140 136-140

145 141及141以上

三、合作探究

师:经过大家刚才的分析,看来我们只要统计这几个身高段各有几人,就能保证服装大小合适了。

板书随机出示:身高。

师:怎样保证数量、款式也合适呢?

生(思考):还要统计我们一共有多少人?

师:也就是人数(板书)还有呢?

生2:女生要分开统计?

师:男、女生服装款式不一样,所以分开统计都能保证款式合适。

男生、女生也就是性别(板书)

师:确定了这三项内容,我们现在就开始统计,好吗?我们先来统计男生身高情况,为了节约时间,咱们分小组进行统计,怎样?

生:好。

师:请各小组听清合作要求:

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合作,将组内的男生身高卡收集起来,在这块小黑板上进行分类整理,小组长将整理的数据填在表格里。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快,而且数据准确,听明白了吗?(明白)

师:刚才小组合作提出几点要求。

生1:只统计组内男生身高。

生2:分类整理。

生3:填表。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按照这些要求现在开始统计。(各小组同学将男生身高卡进行整理,巡视时,发现同学们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不一会儿,杂乱无章的卡片就有序地分类整理出来了。

师看来合作的律师事务所 确不小。

现在请各小组长汇报你们组的数据,其它同学看小黑板进行一一核实。

组1:我们组男生125及125以下的2人。

师:同学们,这个2我能记录在这张表格里吗?

(大屏幕:二(6)班男生身高统计表)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是记录二(6)班全班男生身高情况,这个2只是一个小组的125及125以下的男生人数。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有道理,所以统计时,统计表的标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既然这样,老师就先把你们各组的数据写在黑板上,好吗?

生:好。

各小组依次汇报统计数据,其它同学对照整理图进行核实。

现:各小组都无差错,看来大家都是合格的小小统计员,现在谁能将这些记录进行处理,填在上面这张表格里。

学生口算。

生1:125及125以下的有3人。

师:3怎么来的?

生1:把1、2、3、4组这一身高段的人数加起来。

师:非常正确,接下来呢?

生2:身高是126-130厘米的男生全班有5人。

师:身高在141及141以上的几人?

生:(稍慢)1人。

师:很,注意身高段与数据的对应。

131-135和136-140两段各几人?

生:身高在131-135厘米的有10人,身高在136-140厘米的有2人。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完成了这张男生身高统计表,咱们班女生人数较少,想一想,有没有更愉地方法。

生2:一脸迷茫。

师:老师平时了解同学们的有关情况,通常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举手。

师:你们认为用举手的方法来整理女生身高情况怎样?

生:好。

师:那请女生注意了,请身高在125及125厘米以下的女生举手,2人。

师:在相应身高段表格记录2。(课件)

(依次举手、记录)

师:我们经过收集整理、记录,完成了统计过程。

(板书)制成了这两张单式统计表。

为了更愉地把新脱衣服做好,我们赶紧把表给服装厂的老部传过去。

(课件)音效:数据统计得没问题,但一个班最好只用一张表。

师:老总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只能用一张表。

那也简单,把这两张表合起来就可以了。

课件演示:将两表拼接在一起。

师:同学们觉得合起来这张表怎样?

生(仔细看、思考)

生:这张表,不知道哪是男生身高,哪是女生身高?

师:你观察真仔细,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来解决它,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生:我发现有两个标题。

师:你有什么好建议?

生:去掉一个。

师:好,照你说的办?(课件演示)

师:将重复的去掉,可以让表格更简洁,是吗?(是)不能再简洁点儿?

生:沉思。

师引导:观察第一横栏和第三横栏。

生(哦):第一横栏和第三横栏一模一样,可以去掉一个?

师:其它同学认为呢?

生:我同音,因为它们也重复了。

师:好,我们也试试年地,看去掉以后有没有影响?(课件演示)

生:很好,更简洁了!

生:没有影响统计的数据。

师:这张表现在又简洁,又清楚,应该老总也会满意吧,传过去。

(课件点击)音效:这张表做得很简洁,数据也没问题,但身高、人数、性别这三个词条要在表中显示出来。

师:看来,这位老总是个非常认真的人,要求咱们精益求精,同学们,身高、人数、性别放在中哪一格呢?

(课 提示)

师:这几格,哪一格最合适?

生:应放在第一格。

生:应放在最前面一格。

师:(课件定格)我们把这一格叫做表头。一格放三个词条,看业我们必须先把分成三份(课件演示)。

师:身高、人数、性别分别在在哪儿呢?(课件闪动)

这一格你认为放哪个词合适?

生:身高。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它这一格它旁边都是身高。

师:你是说这一格它统领这上面一横栏(课件演示)?你说得很正确,同样的方法,这一格填什么?

生:填性别。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这一格与竖栏连在一起,应该是管男生、女生的。

师:说得很有道理。(课件演示)

师:那中间这一格呢?

生齐声回答人数

师:用手比划一下,它总统表中的哪一部分。

(生用两手划出一长方形)

师:对,它管这一大片(课件演示)。

师:身高、人数、性别就这样被同学们轻而易举地放进去了。那这三个词条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吗?

(课件出示另一种的复式统计表)

分别将身高、人数、性别填入表头相应的位置。

师:(小结)看来表头三个词条昌跟横、竖栏的内容紧密相关的,我们把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完善课题)。

(课件出示):两张单式统计表,一张复式统计表。

师:这是我们刚才制成的两组统计表,如果你是服装厂的老总,你会选择哪一组?

生1:我选下面一张,因为简单。

生2:我选复式统计表,因为经只用一张表就表示出了男、女生身高两项内容。

师:这是同学们的意见,老总会满意这张复式统计表吗?还是发过去吧。

(课件)音效:这张表做得非常好,数据清楚,表格简洁,让人一目了然。

师:一目了然,老总他了然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课件出示复式统计表)

(先让学生全面分析)

(课件出示填空题)

1、二(6)班男款130的服装订( )套,女款125的服装订( )套。

2、二(6)班男款服装一共订( )套。

3、( )款尺码为( )的服装的套数最少。

三、比较巩固

师:看来复式统计表的确很方便,这里还有两张单式统计表。(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们也把它们合成复式统计表。

生:(疑惑)不能合。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们统计的内容不一样。

生2:一张是统计年龄的,一张是统计性别的,内容不相同。

师:这样看来,只有当统计的内容一致时,都能制成复式统计表。

师: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也一定收获不少,现在就利用所学知识完成这张表格,完成你们的答题卡。

(练习内容: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填复式统计表)

师巡视、展示。

四、课外延伸

师:同学真是太了不起了!

你们知道吗?其实有关统计的知识很丰富,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搜集的有关统计的知识,让学生了解)

同学们一边小声读,一边发惊叹声。

师:看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统计的作用真大。

生2:统计员的工作好严格。

生3:统计那么早就有了,古代人真聪明。

生4:我长大想当一名统计员。

……

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轻松结束这节课。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看表、填表。所以在新课的导入活动中我先出示了3张青云小学五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的单式统计表,让学生先尝试将3张单式统计表合并,在合并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感受复式统计表的形成。在复式统计表形成之后让学生找找这张统计表的整体结构和单式有什么区别,使学生加强表头的学习。横栏表示什么?竖栏表示什么?表中的每格数据分别表示什么,并让学生自己详细的说说合计和总计是如何得来的,怎样避免计算出错,如何验算。接着让学生在已形成的复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兴趣小组,如何增加?增加后数据有何变化?最后让学生将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的优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这节课的容量大,很遗憾的是课本设计的习题不能一一在课内完成,学生们初学复式统计表还得不到多练习,这样孩子们对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还不够熟练,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0126243600454EA538D6BA961470560F

B3EC42C36282F235018B7F915470ED4A

5A771118DE5703E5D1B516EBE7BA7DB0

15C3FAAE6E80430A597B784608D7290E

71FD21F66661C33BBE1E1F2F7287EA3B

EC37BCB59C11EB630A77F1245496E0C8

67A86A50F029660D71FDE996358D2C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