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
【含区级活动二次传达】
一、活动主题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有效课堂
二、活动目的
为了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展开备课组活动,从而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更好地学好数学。构建有序的课堂,有趣的数学,有效的评价。
三、活动时间
2020年11月18日
四、活动安排
时间 | 班级 | 教学内容 | 上课教师 | 地点 |
第三节 | 一(10)班 |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 许文静 | 一(10)班 教室 |
第四节 | 教学研讨 | 二楼南办公室 |
五、活动分工及要求
签到、拍照、报道:高成香
交流、研讨发言30分钟
活动材料整理汇总:高成香
活动报道:
翠屏山小学数学备课组活动
为了提高一年级教师教学水平,2020年11月18日上午第三节许文静老师在一(10)班执教《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一课,第四节进行了组内研讨,对计算课的教学进行了研讨。
许老师从情境引入,让学生主动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说让学生更加有积极性,从而内化新知。练习环节有层次,层层深入,通过做游戏、开火车的形式来练习,学生在学中乐,同时在乐中学,让学生乐学、愿学。第四节课,一年级数学教师就本节课进行了研讨。对其优点就行了表扬,就其不足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接着,高成香老师将11月11日区级教研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二次传达,本次活动主题是“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表现性评价探索”,由王琴老师执教《用字母表示数》,课堂中教师注重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节课由冯卫星老师执教《认识百分数》,本节课给人印象深刻。首先冯老师语态亲和,语言幽默,一下子拉近学生距离。课伊始,通过飞镖游戏,调动了全班的积极性,通过比较,通过将异分母转化成同分母进行比较,接着随着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引发用百分数表示的迫切性,可谓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教师基本功扎实,注重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思维不断得到进阶。本次活动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课堂中不仅要关注学习过程,也应该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设计: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备课基础文案
备课时间: 总备课第­ 44 课
教材 |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 设计者 | 许文静 | 复备者 | 许文静 | ||
教学内容 | 教材第59页例题及“试一试”,完成第59-60页“想想做做”第1-6题 | 课时课型 | 第 12课时 新授 | 复备记录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加深认识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并学会用学习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绞架学好数学的愿望。 |
| |||||
教学重点 | 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计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 | ||||||
教学方法 | 动手操作 合作学习 | 教学手段 | 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新课 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踢球吗?有一组小朋友正在进行足球比赛(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师:同学们,图上都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在球场上踢球?球场外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讨论:根据图画你能够列出什么算式? (3)发表意见。 (4)通过百圆片,算一算,你说的算式得数是几? (5)教师板书:6+4= 10-4= 4+6= 10-6= (6)算一算:6加4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6加4等于几呢? 同样,4加6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7)10减4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同样,10减6等于几呢? 2、教学“试一试“。 (1)让学生抛花片,正面的有几个?反面的有几个?可以列出几个算式? (2)让学生小组合作,抛花片。并且小组内把所得到的算式进行记录。 (3)发表意见。教师板书。 (4)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一个算式写出其他的3个算式。 (5)问:如果没有花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卡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并且根据这个算式列出相应的3个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手中拿一张“10-”的卡片。 (2)问:同学们,老师手中的卡片是几减,你能用老师手中的卡片减去黑板上的数吗,如:10-3等于7,谁还会说? (3)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演示,表扬积极主动的小朋友。 3、完成第3题。 (1)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得数。开火车,统计全做对的学生人数。 4、完成第4题。 (1)谈话: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加法算式吗?减法算式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5、完成第5题。 (1)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小猴说了一句什么话?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学生在书填写算式,反馈后共同订正。 6、完成第6题。 (1)谈话:谁先读题目中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些什么?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填写算式。 四、总结全课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 |||||||
教学反思: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教学反思
标题: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 ||
授课时间:2020.11.18 | 授课地点: 一(10) | 授课老师:许文静 |
口算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掌握的好与不好,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一课来说,它又是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基础,故显得尤为重要。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它要求学生能口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根据一幅图能正确地说出四个有关的算式。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掌握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理以及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有关系的算式。 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玩最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我从猜谜语(谜底是足球)入手,然后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列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二)大胆猜想,引出所有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试一试中对于要不要选择抛花片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的操作过程的教学是考虑再三的:抛吧,课堂热闹的气氛又会一发不可收拾,纪律也难于管理;不抛,置学生的操作活动于何地呢?思前想后最后还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同桌合作,把花片放在手里,抖动几下,然后轻轻地放下去。再把花片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分类,说出四道算式。 (三)合作研究,进一步掌握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式面临着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等实际问题,我先让学生知道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式有哪些,然后,利用儿歌“凑十歌”,再加上对口令的`形式,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10的加减法。从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学设想转化成了课堂教学行为。整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浓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氛围很愉悦。 (四)面临着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等实际,我自制课件,选用图片演示,让学生感知了加和减的不同意义。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利用学生的注意时间,及时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感知了加和减的不同意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利用儿歌让学生手脑并用“1和9,10只小蝌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引入新课。接着,出示蝴蝶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示列算式、说意义、探讨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蝴蝶图片二、三、四,把算式补充完整。在这个部分中,可能是我语言不够儿童化,学生有些地方不太懂,这样让我用了过多的时间说图片所表示的意义,而对于算理的探讨没有深入,没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小组讨论一下,比较优化后,再鼓励学生脱离看图计算,用想10组成或10的分解来进行计算。 (六)在巩固练习中,我先用找朋友巩固得数是10的加法,然后用课本上的葡萄图片加深学生对一图四式的理解 在本节课中,如果充分利用课件演示和准确的语言教好1+9=10和10-1=9,在后面的教学中可能不会出现学生似懂非懂的现象,以至后来出现了泛讲的局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狠抓重点,语言更准确些,更儿童化些,发现教学难点时,能跟踪追及,及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自己更能适应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
活动相关照片: